(资料图片)
珍惜粮食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
作者/缪瑞涵
学校/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1903班
辅导老师/石恬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爱惜粮食是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。
在爷爷家,他给我讲上世纪50年代时期粮食短缺的事。那时,人们常常吃不饱,只能吃野菜,挖红薯来充饥,最后连这些野菜、红薯也挖光了,肚子饿得咕噜咕噜直叫时,只能往肚子里灌水,爷爷讲着过去的故事,眼角闪着泪光。他说,现在的你们多么幸福啊!是啊!妈妈每天都给我们准备丰盛的饭菜,应有尽有,爸爸还会带着我们下馆子,买各种各样的好吃的。正是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里,有些人竟然忘记了当年的贫苦,开始铺张浪费。
每次在吃饭时妈妈都会叮嘱我吃多少装多少,不剩饭不掉饭。没有农民伯伯辛苦的劳作,没有他们的挥汗如雨,我们岂能个个白白胖胖。我们应当铭记,粮食是从农民伯伯那长满老茧的手里培育出来的。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——袁隆平爷爷,走过多少田野,踏过千山万水,整天在田野里忙碌着,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研究水稻,他让全中国十几亿人吃上了饭。这来之不易的粮食,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它。
我们是中国精心培养的花朵,幸福地沐浴在祖国的和煦的阳光下,快速成长;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,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。我们要把浪费视为一种可耻行为,我们要把节约当成一种习惯、一种美德,时刻要记着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。”
少年强则国强,我们要勤奋学习,长大了为祖国守住、管好“天下粮仓”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