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土豪喜欢搞镀金定制,什么手机镀金手表镀金之类的,甚至在蛋糕牛排酒水里都添加金子。亮灿灿的金子往食物上面一镀,档次就好像能瞬间提高好几级一样,让人觉得价值不菲。
但其实镀金剑可能并不值钱,有些甚至连回收的价值都没有。镀金其实就是把金子附着在物体表面,让它形成一层薄薄的筋膜。这一层到底有多薄,那只能用微密微单位来衡量。
就拿相对更值钱的镀金首饰来讲,国家标准也只是规定,包金和镀金层的厚度不小于0.5微米而已。而用在食物上的那种是食用金箔,因为其中的黄金颗粒非常稀薄,最终会被排出体外,对人体没啥影响,它的成本也极低。
【资料图】
市场上动辄几百上千的,里面添加的金箔,成本可能只有两三块钱。所以,别看有些镀金件从头到尾都是金灿灿,的实际含金量可能低出大家的想象。
有人做过实验,花个200块收集来1千克的镀金物料,通过一系列操作,得到的金子只有零点几克。也就只有绿豆粒那么大,100块都值不了。想靠买镀金废料炼金的可以歇歇了,不亏本就算烧高香了。
镀金其实不是现代才有的一门手艺,早在5,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老祖宗就会用黄金片来贴东西,在那个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里,就有用薄金箔来当装饰的操作了。
金箔的制造,简单来说,就是把处理好的金条用锤子反复敲打。因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,金条可以被锤成堪比蝉翼的薄层,完美覆盖到物件上面。 像古代的各种贴金建筑,金身的神佛雕像,都展现了制造金箔的技艺。
另一种镀金手段是鎏金,也叫火法镀金,在咱们的战国时期,甚至更早以前就有了。
简单来说,就是先把处理过的黄金融在水银里面,这叫金汞鳍。把它涂在银铜器上,接着再去加热,水银因为挥发性强就被没了。留下不活泼的金子,在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。
当然这些古老的手工镀金法,有了历史的沉淀,有的已经成为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。跟现在应用广泛的廉价镀金不能放一块。
比较和镀金类似还有著名的蓝色妖姬玫瑰花,一只蓝色妖姬在情人节能卖几百块。有媒体还报道过,有人曾以2,368块一只的天价拍下过一只。
实际上它的价值并不高,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蓝色的玫瑰花,虽然有过少数人工培育的例子,但是耗费也十分巨大。
所以市面上量那么大的蓝色玫瑰,绝大多数都是人造的染色玫瑰。蓝色妖姬本身可能只是普通的白色或者淡色的月季。商家只不过把它用蓝色染料上色而已,不追求细致的话整个流程连半分钟都不用,但花的身价却一下子翻了好几倍。
可能,只有等人们都不再迷信所谓的高大上,时这些东西才会没有市场吧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